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庆征文 | 一个云南人的“太湖”成长记

党委宣传部 无锡太湖学院 2022-04-01



【作者简介】

杨荣晓,女,2000年生,云南曲靖人,无锡太湖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2019级07班学生,副班长,健康与护理学院学工助理团新媒体中心干事,曾获学校学生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。


“No matter where you run ,you just end up running into yourself.”


“无论你去哪里,你总是会遇见你自己。”  ——杜鲁门·卡波特 《蒂凡尼的早餐》

2019年的高考,让我与“太湖”结下了不解之缘。那年九月,开启了与“太湖”的奇遇。从未曾想过,内向胆小的我会独自一人从云南到江苏这么远的地方来上学,不过我们总要把人生的不确定性发挥到淋漓尽致!


我不确定,在通向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挫折与挑战,但我相信,“自强不息”会让我越挫越勇,“经世致用”则时刻提醒我: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,将来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,有益于社会的人。

以下是我在学校的成长记录哟,请注意查收。


【运动篇】


早晨起来,面对窗外,看到的是一座座小山,太湖方向刮来的微风吹拂着我睡眼惺忪的脸庞。初升的太阳露出娇羞的笑容,就这样,美好的一天从运动开始。


早上七点到操场,保安叔叔已经在慢走了,在学校跑步真的很容易缓解自己一整天的学习压力,跑完步后的神清气爽,大汗淋漓就很痛快。如果每天都去跑步的话,不难发现,清晨的操场上总有那么几个昨天见过的同学,在跑道上奋力向前,风雨无阻。


郁郁葱葱的校园里,那些腾挪闪跃的身影,正是朝气蓬勃的青春。周末有时间,我会约上谢学姐打打羽毛球,释放一整周的学习压力;偶尔心血来潮,我也会去打打篮球,因为很喜欢那句话:“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愈发苍白无力时,球赛会给你最后的冲击。”


2020校园马拉松留影





【挂科篇】


谁的青春也逃不了迷茫,就比如我,以前总是听说“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”,那这一次的挂科,绝对可以弥补一下不挂科遗憾了。解剖课真的是太难了 ,一本书概括“全身”,致命伤大概是缺席了那一堂重点知识归纳的课。


那是一个十分平常而又十分难忘的下午,教室里正上着解剖课,老师与同学处于互动答疑中,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,然后问有没有同学愿意举手起来回答。说时迟那时快,我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,收到了室友发来的消息,她说肚子疼,倒在了楼梯口,我立刻举起了紧张的小手,老师很欣然地示意我站起回答,我急忙示意旁边的同学给我让出一条路,我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勇气冲向了老师,相信大家当时都很错愕吧!向老师仓促解释原因后,我就赶紧冲向宿舍了,青春大概就是做什么都是跑着去的


把室友送到医务室后,陪她做了一番检查,结束后送她回宿舍,自己再回到教室,下午的课已经接近尾声,该错过的重点还是错过了。当然,最后的结局是该挂的科也挂了,挂科的感觉真的让我很难受。


那时候都没和爸妈说,知道有些责任要自己承担,不过好在有我亲爱的辅导员日常监督,疫情期间在家也不会忘记抱着我的解剖课本背知识点,最后顺利通过了开学的考试。那种又羞愧又温暖的感觉令我终生难忘。“纵有疾风起,人生不言弃”,即使挂科,也还是要继续热爱生活。



【社团篇】


到了大学,可以更多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,出于对风景的热爱,更是想要留住美丽的瞬间,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,于是我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的摄影部,认识了善良美丽的希望学姐,疫情期间在家,我们每天都相互监督背英语单词。


第一次和社团外出采风,陈学长教会了我使用单反拍照,那时是秋季,正是惠山古镇菊花绽放的季节,黄色的菊花淡雅,白色的菊花高洁,紫红色的菊花热烈而深沉。在洪学长的带领下,国庆节我们去参观了上海举办的摄影展,学习构图技巧,解锁新技能,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摄影作品看到精彩纷呈的世界。学长说:“每拍一次照片,总要有一张是自己满意的,才能算不虚此行”。


在宏雯和章恒两位优秀学姐引导下,我加入了学院的学工助理团,感受到了助理团大家庭的温暖,每到重要的日子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收到一张明信片,那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的是温暖的情怀。那时候突然发现,从前的朋友已经很少联系了,于是学会了给他们手写祝福,然后拍照发给他们,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美好的祝愿。同时也慢慢学会了写策划,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。


助理团的一群人,从初识的陌生到渐渐熟悉,再到最后离别时的不舍,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,因为遇到了更好的人,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。




拍摄家乡曲靖风光




洪学长带领我们到上海参观摄影展






【衣食住行篇】


学校的天空总是很晴朗,但无奈风太大,带来了远方的寒气,所以我和很多同学都穿得很暖和,虽然与晴天显得有些许不协调,但这何尝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呢?因为小时候生长在四季如春的云南,我非常羡慕电视剧里的演员,能穿着厚厚的棉衣,在冬日的阳光下感受温暖,如今自己也身临其境了,带着幸福的感觉,一步步迈向了自己喜欢的人和事。


说到吃的,“太湖第一卷”的确是名不虚传的美味,北区美食广场的石锅拌饭、省略号的白粥、芭比的早餐、重庆酸辣粉、柳州螺蛳粉、大碗牛肉面等等,其他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美味就先不说了,反正已经传到校外啦。在这里,不得不表扬一下下雨天送外卖的小哥了,风雨无阻,准时送达。还有那下雨天电动车坏了,徒步雨中的骑手,令人心疼,总是想着要不给他拿把伞吧,奈何他走得太快。我的小短腿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步伐,只好作罢。


宿舍里总有一个逗比,真是太幸福了。比如我下铺的“兄弟”,一个广东小姐姐,我金牛座,她处女座,性格莫名其妙的“臭味相投”,我们经常一起吃饭,一起学习,一起上网课,互助互爱,当然有时候也互相“残杀”。一次,我们一起走在校园里,看到小公交上就坐着一个人,我说了一句:“那个人好拉风啊!”她说:“是啊,车都没满,确实只能拉风了。”
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宿舍也不例外,习惯早睡的我超过十一点就算熬夜了,可是我的室友总是每到晚上就开始亢奋,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协调与磨合,我们学会了更加包容这个小小的空间,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,也要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,生活环境和谐,生活才能更加愉快


说起校园小公交,就不得不夸它一下了,它连接南北,互通有无,免上课迟到神器,快递搭载搬运工,有趣的师傅简直是小公交的灵魂。这学期有了小公交阿姨,英姿飒爽,把“快、准、稳”发挥到极致,驾驶技术丝毫不逊色于小公交叔叔。


住北区宿舍的学生常常到南区的教学楼上课,住南区宿舍的学生也会到北区的教学楼上课,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之间,调动了大家的运动细胞。学校事务中心补办校园卡的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半,四点半过后,这里的田老师会告诉你,先挂失,请明天再来,为丢失卡的同学和捡到卡的同学争取到了一个晚上的空窗期。学校的表白墙功不可没,第二天就可以拿着自己失而复得的卡,去找田老师解除挂失状态啦。








校园小公交女司机


【良师益友篇】


大一体育课上的是营地教育,由于疫情影响,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学期的网课。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,当然首先是为了让体测800米跑得更轻松,我们录了一学期的体育锻炼视频,还有训练我们反应能力的益智游戏。老师总是在点名时俏皮又亲切地叫我“晓荣”——估计是他们想当然,以为我的名字叫“晓荣”。必须得澄清一下,我叫杨荣晓,不叫杨晓荣,大概是因为比较顺口吧,老师们总是叫得不亦乐乎,且朗朗上口。体育课大学问,乐在其中,体育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令我们成长了很多。


大一的辅导员詹老师,一位多肉的狂热爱好者,疫情期间在家时,给我们分享了她种植的多肉的照片,大大小小,花花绿绿,她对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,时而严肃,时而慈爱,对我们细致入微的关怀,如母亲一般。遗憾时有发生,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不忘记,到了大二,由于辅导员工作调动,詹老师去带大一的学弟学妹们,即使万分不舍,我们也会像詹老师一样,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,且一直充满对生活的热爱。


后来,我们又很幸运的遇到了陈老师,因为是后来接手我们的,陈老师会经常关注我们的生活状态,鼓励我们积极参加比赛,珍惜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,很多事情做与不做结果是截然不同的。非常感谢我们摄影部帅气的部长,给我们安排学习的机会,也因此认识了杨老师,一位非常会生活的老师,杨老师说,“要发现身边有趣的事,有趣的人。”这一点和我追求的观点有些不谋而合,对身边真善美的追求永不止步


校园日出

校园雨夜




【同学篇】


军训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个人是我“大哥”,她小名叫陈靠谱,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女孩子,瘦小可爱,性格多变,时而温和,时而暴躁,大大咧咧,她开心的时候叫我“小弟”,更开心的时候叫我“阿杨”,正式场合直呼我姓名,传说中的宠小弟神器非她莫属了。


大哥上体育课时总喜欢跑在最后面,我们学的是形体塑造,大哥的每一个动作都很到位,以至于第二天的全身反应就会很强烈,浑身疼 ,和跑800米一样的效果。还有我亲爱的学委,她很善良,很温和,也很稳重。清晨雨过后的跑道上,零零散散的小蜗牛背着它们重重的壳朝着跑道中间跑去,有许多被晨跑的同学不小心踩得粉碎,当然,如果它们早点遇到我的学委就可能会幸免于难了,当学委看到它们后,就会把它们一只只拎回草丛里。


一次,我去北区取快递,满地都是雨水打落的樱花花瓣,美极了,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拍照,也没有注意到脚下,猛然间,听到很清脆的碎裂声,我当时没在意继续走了一段,低头一看发现好多的蜗牛,此刻我才意识到了刚才踩到的是蜗牛,于是和学委说了事情的全过程,学委说把它安葬了吧,我又回到“犯罪现场”,找到了残疾的蜗牛,只是碎了壳,它的躯体还是完整的,学委说它还有救,把它放在湿润的环境里就可以了。那一刻,我体会到了小生命的厚重。



和陈靠谱同学



【结语篇】


只要有情,只要用心,无论走到哪里,

那里都会有我们想要遇见的人;

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可以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。


以自己为圆心,以他人为半径,我们最终会成为自己,

我们自己的人生最终也会变得更加圆满。


我,一个云南学子,从遥远的边疆来到江南,

感恩“太湖”,感念老师的教诲,感铭同学的相携相助,


期待接下来的篇章,我们都能续写不一样的精彩。



无锡太湖学院新媒体中心

审核:覃洋

责编:孙安

图文:杨荣晓

排版:张冬梅

校对:孟珮池

往期精彩内容: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